一、国内资讯
1、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两国经贸团队就重要经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共识。双方团队要尽快细化和敲定后续工作,将共识维护好、落实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中美经贸关系近期经历曲折,也给双方带来一些启示。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双方团队可以继续本着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谈下去,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
2、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相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一段时间以来,菲方频繁对中方侵权挑衅、在海上制造事端,还妄图“倚外闹海”、用狐假虎威那一套对中方讹诈施压,四处散播歪曲抹黑中方的虚假信息、混淆视听。中方坚决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关维权行动合法合理、专业克制,绝不让任何挑衅闹事、“以小讹大”图谋得逞。我们奉劝菲方早日迷途知返,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与地区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3、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周祥昆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算法歧视、模型“黑箱”、数据滥用等风险不容忽视。人民银行出台的《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评价规范》旨在明确人工智能金融应用的安全框架和规范要求。未来,人民银行将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加快落实出台“人工智能+金融”的相关政策文件,助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提升。
4、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3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政策措施,通过更多务实举措扩大进口,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新机遇。具体包括:创新举办主题活动、着力开展政策赋能和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何咏前介绍,着力开展政策赋能,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提升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进口商品来源、区域结构,持续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促进进口与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
5、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经国务院批准允许参与免税店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有关企业采购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进一步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经营国内商品退(免)税监管和操作手续,便利国内商品进店销售。
二、国外资讯
1、据塔斯社等媒体10月2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俄方在测试“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等武器装备时,会按照规定向有关方面通报。塔斯社称,对于俄方是否向美国通报了测试“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提问,佩斯科夫回答称,“所有此类先进武器装备的测试均严格遵守所有国际法和双边协议,也遵守所有通报规则”。
2、10月30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发布消息。张晓刚:应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国防部邀请,10月30日至11月2日,国防部长董军将赴吉隆坡出席第12届东盟防长扩大会、第15次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其间,董军部长将在东盟防长扩大会围绕回顾东盟防长扩大会成立15周年主题作大会发言,在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中就“面向未来的中国—东盟防务合作”发言,并将与有关国家防务部门领导举行双边会见。
3、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随着海外经济重回温和增长轨道,日本经济增长有望随后提升。潜在通胀率和通胀上升速度将逐步加快,在预测期后半段将达到与物价目标相符的水平。日本经济温和复苏,但仍存在一些疲软迹象。海外经济和物价对贸易政策的反应仍高度不确定。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支撑经济。必须关注贸易政策对金融、外汇市场、日本经济和物价的影响。如果经济和物价走势与预测一致,并随着经济和物价的改善,将继续上调政策利率。在不带任何先入之见的情况下判断前景是否能够实现至关重要。关于经济的风险平衡,考虑到各国政策带来的影响,到2026年风险将较低。
4、据美国Axios新闻网当地时间29日援引白宫官员消息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期间,政府预算团队在最后一刻动用了3个账户,筹集到约53亿美元用于在30日前为美军人发放工资。报道称,上述53亿美元资金的来源包括:来自军事住房基金的25亿美元用于继续向军事人员发放住房补贴;来自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基金的14亿美元,主要用于为美国陆军和空军人员发放工资,该基金通常用于资助军事研究;来自美国防部一个用于建造海军舰艇的采购账户的14亿美元,主要用于为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发放工资。
5、据立陶宛新闻网报道,10月29日,立陶宛内阁已通过决议,将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直至11月30日。立陶宛将关闭位于梅季尼奈伊和萨尔奇宁凯的两处仅存的对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其中,萨尔奇宁凯口岸将完全停止运作,而梅季尼奈伊口岸仅允许特定类别人员通行。 白俄罗斯外交部10月27日召见立陶宛驻白俄罗斯临时代办并递交抗议照会,就立陶宛未经事先通知单方面关闭两国边境表示抗议。
